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彩神1688双色球109期 > 新闻动态 > 我所认识的唐际根老师
发布日期:2025-08-16 03:35 点击次数:163
前几天,看到六神磊磊发了一篇和唐际根老师有关的文章,不禁莞尔。
这篇文章,延续了六神写作风格的幽默感,但是观点却比较犀利、深刻。
之前唐际根老师可能还是高估了某些人的道德感和学术修养,试图通过学术辩论的形式,按照应有的科学逻辑,和一群西方伪史论的爱好者,是的,没错,假如说西方伪史论算是一门学科的话,那些货们的从业水准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爱好者,还达不到学者的研究水平。
唐老师就是在面对这样一个群体,试图用专业的理论知识,为他们详细拆解、普及,结果几回合下来,唐老师自感被对方“驳”得无话可说,只好退出这场所谓的隔空对话。
是唐老师业务能力不行吗?
当然不是了。
而是唐老师亮出了精益求精、严谨缜密的学术观点,却发现对方言辞、思路和自己压根就不在一个频道上。
你和对方聊考古,对方和你聊野史;你和对方聊历史,他和你聊爱国情怀;你和对方聊爱国情怀,他又从你聊的某些话中,抽离出几个字眼,只为证明你没有像你说的那样爱国。
本来唐老师只是作为纯粹的学术探讨,可是对方偏偏要加一把柴火,试图引向民族情感层面。
对方不是在和唐老师进行学术探讨,只为喊出“你就说我这样理解是不是也能说得通”时,让唐老师“竟不知道从何说起”。
这哪里是讨论啊,分明是泼妇骂街的水准。
对方是真的跟不上唐老师的节奏吗?
我看未必。
就像人们好说“诬陷你的人比你自己还清楚你有多冤枉”,对方此次发起隔空喊话,压根就不是为了把观点辩得更加清晰、明了。
对方很清楚此次和唐老师进行了这场论战后,他能得到什么。
他们的算盘子打得比谁都响。
只不过很多不明真相或者自身智商相当捉急、难以辨别真伪的吃瓜群众,很容易就被带了节奏,反而去给对方摇旗呐喊。
这才是此次讨论逐步升级、热度不断提升的根本原因。
这一切其实都在对方的算计之内。
眼看再不终止的话,还会有更多吃瓜群众被裹挟其中,升级成闹剧。
鉴于这种现状,唐老师除了苦笑一番之外,也只能无奈退场。
换做我们,也是这样的结局。
我浏览过唐老师以往的抖音作品,在留言区,大多数留言都是在赞叹、肯定唐老师的学术能力,但是也经常会看到一部分留言,则是以一种看起来很荒谬的思路,在质疑唐老师的观点。
我其实一眼就能看明白那些人发那些观点的出发点是什么,以及他想要达到的目的,而且还知道如果贸然下场去和他辩论的话,会遭来什么样的结果。
所以,对于这些留言,我只好匆匆略过,权当没看到。
也希望唐老师对于这些留言,一笑了之。
在互联网世界,极容易产生争论热度的,经常是国学、历史等领域。
为什么呢?
因为这些领域的门槛实在太低了。
会引述几句《三字经》或者《论语》的人,就敢自称国学专家;知道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,就可以自封是历史学者。
有了这样的底气,自然就敢去怼天、怼地、怼空气、怼任何进入他们视野范围内的研究学者。
诸君何不仔细想一想,为什么没有人去质疑5G技术、人工智能、天眼工程、探月工程是伪命题呢?
因为这些货们真的没有质疑这些的能力,一开口就露怯了。
历史是个筐,什么货都敢往里钻!
最后再聊聊我对唐老师的印象。
作为一名安阳人,对于唐老师的大名,我是早有耳闻。
早在十多年前,我们安阳考古发现曹操墓的时候,唐老师同样是面对一群非专业人士质疑,用专业的考古理论知识对之一一反驳。
后来,在几次座谈会上,我现场聆听过唐老师的讲话。
唐老师讲话有几个特点:真实、严谨、逻辑性强、思路清晰。
和某些专家泛泛而谈完全是两个概念。
他讲话时的语气、态度、思路,能够让在场所有人感觉到,他讲的这一切是基于客观现实,是有理有据,出自现场第一手研究资料。
唐老师是我非常憧憬的殷商文化学者。
我和唐老师还有合影,我还加有唐老师的微信,平日里偶尔会看到唐老师发的朋友圈。
有时候我发的一些图文,唐老师还会给我点赞。
这些就不需要用发图来证明了。
闲话不多说了。
别有用心之人,其不可告人之目的早晚会曝之于众,最后沦为让人贻笑大方的跳梁小丑而已。
Powered by 彩神1688双色球109期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